Chapter 5 第四课(命题四)

如果两个三角形中两条边互等,并且这些互等的边所夹的角也相等,那么他们的底边也互等,三角形全等,剩余的等边所对的角也互等。

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道非常有争议的命题,命题四。

Alex说这道命题讲的是全等三角形,数学课上已经学了。因此Alex直接口述证明。Alex的证明就是因为两边及夹角相等,所以两个三角形全等。那么我们的问题就来了: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因为两个边相等夹角相等,所以两个三角形全等?这是全等三角形的一种判定方法没错,但是一开始它是怎么成为一个判定方法呢?我们现在就是探究数学课本为什么这么讲。要知道数学书这么写就是因为欧几里得最开始这么说了,但是欧几里德为什么这么说呢?同样的道理,我们也不能因为它是欧几里德,然后就直接相信他说的话,就直接觉得这是对的。我们也要仔细的看一遍这个证明题。命题四的特殊之处,就在于很多人看完这个全等三角形的证明,认为欧几里得的论证时有问题的。

Alex自己读完证明题,也就问出来了大家都会注意的到的问题,欧几里得为什么可以把一个点放到另一个点上面,又怎么能够保证两点重合又相等。在前面的公理中,欧几里得写了公理4:彼此重合的事物相等。这个公理4不如公设5讲平行的那条出名,然而在我眼中,它的意义却十分重大,因为这个公理是连接现实和几何世界的一座桥梁。重合是一个现实世界中的概念,它是没有在定义中出现的,我们是直接将一个现实中通用的概念,搬运到了几何世界中,然后与相等画了等号。命题四的蹊跷之处,也是源于此,它介于一种不真不假的状态,在现实和几何的交界处被描绘了出来。

Alex说如果可以移动和重合,那也可以旋转,在旋转的情况下,因为始终是同一个三角形,那么旧的和新的就一定全等。是的,也是可以的,那么在这种情况下,前面的公理就是讲重合,就需要描述旋转的性质了。另外Alex也提到了用尺子和量角器的方法,如果说旋转还在那个不真不假的两个世界交界处,那么用到尺子和量角器,就是完全站在现实世界了。这是不一样的。

这个证明题本身的内容,还有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,就是它本身逻辑的递进关系。证明题本身分成两部分:边角边证全等;全等证余边余角相等。第二部分常常被忽略掉,因为人们下意识的认为,两三角形全等,那么余边余角相等,但其实中间还有夹一步。那就是因为三角形重合,余边余角也重合,所以相等。这个相等不是从三角形的全等直接推出,而是也用了公理四的重合。

另外这道证明题只是关于边角边证全等的,并不涉及其余证全等的方法,比如边边角或者边边边。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,其余的方法仍然需要证明才能使用。

讲到这里,也就和Alex一起讨论了为什么数学课和数学书中,教的是定理和性质而不是证明了。其实也不难理解,从古到今,数学家们不停的发展这个学科,写了特别多本书,都是每个人一辈子思考的内容,而发展到今天,我们享受前人努力的成果的同时,也有一个问题,就是我们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这些内容都理解和吸收,之后才能继续发展。那这就要求将学习内容精炼和压缩。也就是将被广泛认可的基础证明当做定义告知。然后你就不需要知道他怎么证明,而只需要把它当做定义去使用,因为其他人已经替你证明了他是正确的。而这里的小弊端就是给你造成一种印象:这个东西可以直接用,他就是这个样子的。其实不是的,这些性质和定理在最开始也都是被证明出来的。比如两直线平行,同位角相等,就是命题二十八。所以,我和Alex说,希望他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也多思考,存有一个怀疑态度,尽管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,课本上的内容尽管不需要证明都是正确的,但是这种怀疑的态度可以保持你思维的敏锐性,多观察,常思考。就比如这个命题四的三角形全等,真的是百分之百正确么?Alex很快就意识到,这其实也不是的,只是因为这里是平面几何,在曲面上就是不同的样子,Alex画出了这样的例子(插图) ,而这种思考其实就是非欧几何的起源。

另外在这节课的证明论证中,Alex的表达方式也涉及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,也就是数学三种不完整的表达方式:一种是文字描述。第二种是符号和字母。而第三种是图像。我问Alex觉不觉得这件事情非常有意思,就数学到底是什么?好像数学是一种东西,然后它可以用至少三种方式来表达。但是这三种方式表达的数学似乎都是不完整的。我们将这个疑惑留着,慢慢思考。

最后,在这节课上,Alex自己主动思考并且提出了接下来的上课方式。Alex需要课前预习证明题,在每节课开头,我会口述命题内容,Alex自己画图并且论证命题,可以自己想也可以用欧几里得的方法。在课前准备的时候,总要看一下欧几里得的方法,如果和自己的方法不一样,要思考一下哪里不一样,为什么欧几里得用了这种方法。

注:这个证明题用英文读的时候,有几个单词需要学习:enclosed; corresponding.

  • enclosed: 围成的,en = in 表状态; closed 封闭的,封闭的状态也就是围起来的
  • corresponding:对应的, respond回应;co相互,一起;相互回应也就是一一对应
  • 另外还有熟悉let….(已知条件)I say(证明结果)的格式

参考作业:

  • 数学是创造的还是发现的,为什么?(不着急回答)
  • 找到一个用符号表达的数学方程的例子,用图像/实际产品来描述它,用数字来应用这个原理。你觉得哪种方式更合适?
  • 看看你自己的例子,或者拿 “a+b,1+1,一个苹果和一个橙子”来说,对你来说,哪个更容易接受,为什么?这是否告诉你一些关于数学的来源?